2008年3月26日 星期三

愛說話的國家:公共審議在美國

文/ 介修

To plan for democracy’s future, we need to know its past.

很多人認為美國是個世界上最民主的國家,並且以此來向全世界宣揚美國民主的版本。然而,如果我們透過歷史的視野來檢視美國民主審議的過程便會發現:民主的進展不是直線前進的,同時我們也會承認民主的歷史旅程仍未宣告完成。

美國憲法以及人權宣言,承繼的是文化與制度上的前進。在20世紀初,更為多元的群體投票權的取得(包括女性、非裔、投票年齡的下降),以及投票可近性的改善(不在籍投票、通訊投票、提早投票)等,促進了美國公民權的廣度。此外,新聞自由的擴張,同時成為美國通往民主大道的推手。這使得愈來愈多的人有機會上場論議,並且幾乎各種議題都可能納進公共議程。

審議的傳統在20世紀初成為美國很重要的一股文化力量。當時,人們意識到工業化和都市化,使得人們向都市聚集,同時都市形成更為多元紛雜的群體。此外大眾媒體的發展,剝奪了公民參與面對面溝通的可能。民粹主義的思潮面對此情此景,讓人們開始緬懷過去鄉村生活小規模、同質性人群所得以運作的民主生活形式。

一些進步的改革者,開始試圖創立更為多元的直接代表權制度,比如各種直選制度度建立。此外許多社區也開始建立各種論壇,提供人們討論當時的公共議題的媒介,開啟了一波「開放論壇」的浪潮。有鑒於學術以及代議部門的論辯形式的不滿,學院當中甚至也開始教授「討論」課程,關注如何在團體中進行合作式的問題解決。後來更進一步發展出「座談討論」,試圖示範高品質的民主討論的實踐形式。在這波論壇運動當中,除了Open Forum、Ford Hall、Town Hall之外,最值得注意的是Federal Forum Project。這個計畫利用學校空間閒置時節,開啟了大大小小的社區和城市論壇,有些提供完整的經費,有些只提供論壇規劃手冊以及講者名單。雖然這些公共討論並未直接導向法律或政策,不過這形成公共場域審議精神的醞釀。此時的論壇主要扮演了公民教育的角色,讓大眾集會不只是吟詩作對,能夠提供短期課程,並且讓人們對於當代議題有所認識以及形成意見。這些論壇除了被視作「投票指引」,建立了成人公民教育的環境,更重要的是醞釀了民主討論的文化。

然而,民主的歷史既非線性,也不保證時間總能帶來進步。1940-1960年代許多因素的匯集,使得這波民主審議的浪潮有了退縮。在「反共」的情緒下,審議論壇被視做一種反對現狀的種子,冷戰結構下政府主導的市場邏輯成為安全的共識,多元的聲音並不被鼓勵。大眾媒體的技術變遷,以及交通網絡的連結,使得地方性逐漸消解,人們失去了面對面溝通的機會。同時,集中化的媒體所有權,以及媒體的市場分化,菜色雖然多元卻形成分化的固著偏好選擇,形成第四權對於民主發展的威脅。此外,戰爭的陰影每每成為限制公民自由的說辭,除了展現在制度性的限制之外,也造成公民態度的退縮。二戰後法斯西的陰影,人們也開始懷疑自身的理性:「對於那些質疑現狀的人的不信任,並且認為要去控制它們,意味著人們連自己都不信任了。」此外,科學的勃興,使得科學家和科學理性霸佔了「理性」的領導地位,專家的神話讓人們噤聲,「政治」成為一種太複雜太專業的東西,「民主」無法使其運作。這使得政治領域出現了新的行動者,包括利益團體、專業遊說組織,民主淪為一個由專業規劃者和政客根據競爭性的私人需求索競逐的多元體系。近年來,人們也逐漸體察,社會網絡以及信任的衰頹,也形成民主制度維繫以及公民參與的威脅。

這並不意味著美國的民主發展是個線性的進步或者衰頹的過程。事實上,美國在民主黨以及共和黨的持續協商之中,維持著民粹主義以及代議民主之間的平衡。在這個制度性的安全閥保護下,使得美國的民主不致過度傾斜於特定取向。這兩種民主模式反應了對抗性以及共識性的邏輯。當前的政治文化主要由對抗性的邏輯所宰制,不過有愈來愈多的學者試圖復興對於共識、審議以及平等對待衝突性論述的民主傳統。

在近年的審議傳統的復興當中,我們可以看到技術、文化和政治仍扮演了主要的角色。網路技術的發展,帶來了民主審議新的契機;同時對於多元文化的尊重,使得審議成為廣納差異,並達成集體決策的過程。此時,公民志願性、慈善性團體的勃興,也帶動了新的公民精神。此外值得注意的是,《Strong Democracy》進一步將民主的特性區分出強弱:由代議機構所建構的民主模式,確立了衝突性利益的對抗性邏輯,以及私有財產權的保障,相對來說是種弱民主;強調社區行動、公民責任以及公共討論的民主,可稱得上強民主。這個論述引領了20世紀末美國許多民主實驗,包括了Deliberative Polling、National Issue Forum、Study Circle等,同時隨著網路的發展,也形成了許多網路審議民主的模式。除了民間單位的發動之外,美國政府也注意到審議在決策過程可能的效益,而發動了不少審議實驗,如Citizen Jury。值得注意的是,Clinton主政時期發動了對於種族問題的國家「對話」,這意味著除了政策分析,公共討論也需要正視不同群體的生命經驗;除了智識勞動,也須回應人們的情感。「誠實對話」意味著,民主需要超越公民權利的立法措施,朝向更為政治性與文化性的根本需求。

雖然各種審議民主發展出不同的實務方法,但是他們都擁有共同的特點。首先,它們都確認了在公共議題中,需要有更多元的公民參與,並且不只是專家和政治工作者;公共討論應該對法律、政策、大眾行為、知識、態度以及文化實踐產生影響;即使在代議民主當中,審議民主仍然應該扮演促進公共對話與審議的角色,以使公共議題能尊重更多元的利益與價值。

雖然審議民主仍有許多爭議,不過其提供了在信仰、價值、文化與生活經驗多元差異下,尋找解決方案的可能。雖然可能會對達成共識過於樂觀,不過其提供了在持續性的不一致當中,尋求當前解決問題的出路。雖然很困難,不過不代表不可能,或者毫無用處。


問題與討論:
A. 您認為目前台灣推動審議民主的理念與做法,有什麼有利的環境條件?這些有利的條件如何發揮更大的力量?

B. 您覺得目前台灣民主審議的發展,面臨了什麼主要的威脅?在文化上、技術上、政治上,可能有哪些原因阻礙了審議民主的發展?除了無力地面對,您認為我們有什麼可能的做法來突破?

C. 您認為我們關注審議民主最重要的當代意義是什麼?您對於審議民主的推動有何願景?在什麼意義上,能算是「審議民主」推動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