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日 星期三

第七章 公民陪審團:形成具可信度的民眾意見

台灣青年公民論壇協會 審議民主讀書會

導讀人:吳俐蓉

時間:97.06.03

書目---審議民主操作手冊

主題---第七章 公民陪審團:形成具可信度的民眾意見

作者簡介---

1. Ned Crosby

2.Doug Nethercut

摘要---

  公民陪審團被有效地運用於檢驗大範圍地區性的、州際的和全國性的公共政策,已經有三十年的時間。這個章節將介紹如何兼具成本效益與高素質公民參與之目標,來召開公民陪審團的各種方法。在選舉期間,公民陪審團的流程也很獨特的被使用來提供選民清楚明確且具可信度的資訊,因此其未來主要的發展用途將會是在選舉改革的部分。

內文---

  1993年一月,第一場全國性的公民陪審團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召開。這個會議模式是由Jefferson Center所研發的。當時共有24名隨機抽選自全美各州的公民來參與,討論美國聯邦政府的預算。一項全國性的調查顯示,有45%的民眾希望降低稅賦和政府開支;而在這場會議中,24人中有11人具有一樣的態度,只有4人在一開始的時候傾向於提升稅賦和政府開支。

這些意見態度將不代表最後的判決,因為公民陪審團的真正目的是在提供陪審員一個機會,在聽取過更多明確的證據後,展開一些既有的、深層的觀點,然後試著改變它們。華盛頓時報編輯William Raspberry就以公共的重要性提出評論:「公民陪審團已經做到了當初制憲者希望國會去促成的事情。」、「政治家應該做而無法做到的,人民可以做得到。」

公民陪審團的起源和特徵

  「公民陪審團(Citizen Jury)」的流程是1971年由Ned Crosby在他的社會倫理學博士論文中所提出的。1974年,他首次以「公民委員會(citizens committees)」來稱呼這一套會議模式,認為其值得我們進一步檢視是否可以賦權於人民、在複雜的討論之後作出有效率的決定。他也在同年創立了Jefferson Center專門做研究和建構新的民主討論的流程。2002年,這個中心已經在美國創立了31個公民陪審團的計畫。從1996年開始,有超過200個公民陪審團在Britain、Australia和其他的些國家等地均已經被帶領過。這個中心透過在美國商標註冊維持流程的品質掌控。4

  Crosby一開始的目標是想要去創造一個可以增強論理和公民間神入(empathy,即同理)的流程,讓他們在討論公共政策事務或評估候選者(替代方案)時使用。後來Jefferson Center的做法有了調整,他們轉而以追求高品質的流程為目標,即使那將使得這項技術成本昂貴而且難以向決策者推銷。

公民陪審團流程的基本元素

  任何一個成功的公民陪審團流程設計都需要含括的七項元素:

一、社區的縮影

二、族群盡可能越大越好、與好的審議一致

三、高品質的資訊

四、高品質的審議

五、最小化來自於工作人員的誤差和避免外來的控制

六、公平的議程和聆聽

七、充分研究該議題的時間

當在設計公民陪審團時需要額外注意的地方

  公民陪審團的核心困境,是如何形成一場會議(event),使其能兼具對公共政策的影響又同時賦權於民,讓人民能能基於公共利益儘可能提出對政策的良善建議。為求對公共政策發生影響力,這個會議應該要至少能擁有政策制定者的承諾,或可以接受大眾新聞媒體的報導,又或者兩者皆具。然而雖然這個步驟可以提升影響力,但卻也可能影響到結果/論的產出。以傳播媒體而言,它們比較關注參與人數多而會議天數少的活動(或只關注活動的最後一天)。而官員們則是常會要求議程和證詞(witness)的清單,以免屆時這些政策的問題使他們(或他們該政策的支持者)顯得窘迫。

公民陪審團的歷史沿革和衝擊影響

  

公民陪審團的未來展望

  公民陪審團的挑戰(也是所有審議方法的)之ㄧ,就是去如何找出具有影響力的發起者/倡議者/主辦人/贊助商(sponsors),而他們對於促成高品質(民主討論)參與過程也是具有共識的。(可以如何做,詳細請參酌網址http://www.citizensassembly.bc.ca/public)

  我們對公民陪審團最主要的期待,是希望透過一種對選舉(election)結果具有顯著影響的方式,提供選民(voters)更具可信度的資訊。12我們考量的主要方式是Citizens Initiative Review,它是設計來以citizens panels(公民陪審團流程的通稱)去檢視各項倡議。

2008年7月1日 星期二

ch8 審議模式的採用與結合 個案討論

TYCF審議民主讀書會

審議模式的採用與結合
導讀人:賴世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8.06.26

個案介紹:西澳大利亞省貨運網評估會議


結合工具:公民共識會議、多面向分析會議(多元標準分析會議)、審議民調、利害關係人執行

召集人:西澳大利亞省,基礎建設與計畫部長

特色:

每一場公民共識會議的參與者都包含:專家、官員、利益團體、隨機抽樣的居民。
為確保廣大的社群參與,同時採用隨機抽樣調查及審議民調。
為增加程序的透明度,由社區諮詢團體監督自開始到結束的程序。


階段一

目標:讓參與者近用完整的資訊及對話的機會以進行有效的審議。

利害關係團體組成的工作小組發展出簡報資料(可閱讀資料);1000人的隨機抽樣電話調查以產出議題及公眾的態度。130人參與前兩天的會議,審議大政策方向及貨運路線設計的方法論。

130位參與者中,1/3邀請利害關係人(社區、產業界、省政府及地方政府);1/3透過廣告、報章雜誌公開召募;1/3透過隨機抽樣
可閱讀資料由關建議題工作小組發展出來,完整反映出政府機構、產業界、社區團體的不同觀點,並且易於閱讀,在一週前提供給參與者。另初步調查資料也在兩週前提供給參與者。
第一個半天:透過專家論壇進行可閱讀資料簡報、公民提問、探究關建議題。
第一天下半及第二天:小組互動時間。這個階段的審議重點在於「求同存異」--關於一個理想的貨運系統及要素(駕駛)的願景、實現這個願景的關鍵策略。
主持人:主持人來自議會或政府部門,會前接受兩個小時的訓練。
使用技巧:積極聆聽—鼓勵每個人瞭解別人的觀點;心智圖法--獲取願景及關鍵策略;分類圖表(affinity diagrams)--確保每個人的想法都被包含進來;多面向分析比較矩陣—以突顯出關鍵議題。


階段二

目標:將會議的結果具體化為可行的方案

政策執行小組(由社區、產業界、省政府、地方政府的代表組成)根據第一次會議的結論發展出一個完整的貨運計畫。

政策架構設定後,六個工作小組(包含所有利害關係代表)據以發展出執行的計畫。兩個工作小組分別進行「審議民調」及「多面向分析會議」。

最終由120位原來的參與者檢視工作小組的成果,指出他們對方案的支持程度、待解決的問題以及優先順序。

工作小組的文件在最終會議之前即提供給參與者,會議的結論也傳送給所有參與者。
兩次會議均在旅客中心舉辦,十人一組繞圓桌而坐,每一小組均混合了來自隨機抽樣、產業界、社區、地方及省政府的參與者。
審議民調:隨機抽樣1600位居民,提供背景資料、讓他們經過閱讀資料、允許與其需要的任何人討論之後回答問卷。共有31%回覆問卷。
多面向分析會議:用以指出東西岸之間的最佳路線。初步的社區會議由80位參與者提供意見,並以社會、經濟以及環境的標準加以評估。由10人專家小組針對每個意見進行質性及量化資料的評估,並將結果輸入電腦。社區會議再次集會,根據每一個標準的重要性加以評估,將這些資訊輸入電腦後,軟體會根據他們對於標準的喜好排序出替選方案。工作小組將以這個排序來支持他們的建議。
工作小組的報告在最終的會議前送達參與者,並在會議上報告。公民小組討論與第一次會議結論的差異、核對方案是否能解決提出的問題、執行的修先順序及時間點。
階段三

目標:極大化公民共識會議結論對於決策程序的影響力。

政策執行小組根據第二次會議決定的優先順序發展出完整的六點計畫。

每一個小組的執行長負責將該組的按季向所有的論壇參與者報告進度。執行長們與部長定期聚會以確認計畫執行方向與進度正確。

執行進度季報遞交給部長並寄給參與者。



個案介紹:城市對話

結合工具:21世紀城鎮會議、角色扮演、互動網站、運用多元媒體、利害關係人執委會

召集人:西澳大利亞省,基礎建設與計畫部長

執委會成員:基礎建設與計畫部長、計畫委員會、其他部門執行長(公路、鐵路、港口、土地開發、等)以及策略伙伴(商業電視台、主要報紙、電腦公司、主要的採礦公司)

這個計畫企圖在包容(參與)、審議、影響力各方面達到完美
參與:8000人的調查、互動網站、一小時的電視宣傳、在主要報紙進行一系列關於計畫議題的的全版故事報導、在校園進行關於城市未來的論文競賽、為青年、原住民、非英語背景居民額外舉辦聽證會。1100人參與的21世紀城鎮會議,其中1/3邀請利害關係人、1/3公開招募、1/3以信件隨機抽樣邀請。
審議:以創新的方式進行。論壇結合互動電腦技術,設計角色扮演遊戲,讓參與者能扮演計畫者的角色,能夠指出這個城市的未來將如何以及何時發生。參與者最多十人一組圍坐圓桌,並且極大化專業及觀點的混合。每一組搭配一位主要主持人、一位自願主持人及一位記錄員,每一位皆在事前接受一整天的訓練。
會議的結論突顯出參與者發展出來的主要議題,並且透過審議民調列出優先順序。議題包含了參與者對於未來的主要期待,他們想保留與改變的,他們喜好的城市的樣貌,以及達成這個樣貌的方法。
其後8個月,100為參與者受邀參與發展城市計畫。該計畫的每一個關鍵步驟,都受到1100位參與者的檢視,更多的社區成員也受邀提供意見。最後,該計畫被西澳大利亞政府採用。
超過98%的參與者表示願意參與類似的社區參與活動,超過1/3的參與者表示對話讓他們改變或顯著地擴大觀點。

ch8 審議模式的採用與結合

ch8 審議模式的採用與結合
--公民陪審團、審議民調及公民共識論壇

作者:賴世哲


對於強化民主的想望,驅使我們致力於尋求方法以:包容失落的聲音、增加公民的溝通能力、確保公民的建議能被聽見且具有影響力。
完全民主的審議程序應具備三個獨立且相關的必要指標:
影響力:應能影響政策與決策。(意見的產出)
包容:應具有人口代表性,包容多元的觀點與價值,提供所有人平等的參與機會。(參與者的特質)
審議:開放對話、近用資訊、理解與重構議題的空間、尋求共識。(資訊取得與程序規則)
若諮詢建議缺乏明確的管道發揮影響力,將難以吸引高度包容性的樣本參與審議,若缺乏極為包容性的樣本,則對於欲影響的對象而言,這個程序將缺乏有效性。
然而,次佳的方式仍有其效用,端視議題而定。對參與者而言,重要的是認知到這些指標與成效之間的關連,並且在給定的環境下根據實際可行的標準來衡量效果。
(不同的政策議題,在技術複雜度、發展程度、衝突的種類與層次等都有所差異,適合採用的模式也不同。另外,組織成本也要考量)


電話民調與公民陪審團的比較
Televote Citizens jury
隨機選擇 隨機選擇(聚會的時間需求可能導致比televote更大的自我篩選的效果)
電話聯繫 信件聯繫
具有代表性 仍能反映出多樣性
400人 11人
大量成員直接或間接參與,可能引起公眾的關注 有限的成員參與,無法引起媒體興趣,可能限制公眾的學習與認知
15500-39000美金 8000-12000美金
量化的成果:樣本數足以產出統計上的顯著結果 質化的成果:書面建議
由於參與人數眾多,具有較大的合法性 參與人數少且結論不可量化,對關鍵決策者而言較缺乏合法性
知情程度比意見調查高 高度知情
個人審議 團體審議
接觸到簡化的紙本資料,避免面對專家的壓力 接觸較多的資訊;身處於主導者的說服、刺激及特質之下。
參與者可以感知事實的內在價值,並且運用自己的判斷去分辨修辭下的事實。

基於私益的決定 審議引導參與者傾向公益的結論;不同立場與意見的對話與揭露使學習及共識建立成為可能。



澳洲經驗的獨特性在於結合與採用多種技術以求極大化包容、審議以及影響的可能性。審議程序的影響根據上訴三要素的程度而呈現多樣化,其不只影響公眾的參與及支持,也影響公眾未來的參與意願。這是民主程序的主要挑戰,也是不可或缺的成果指標。
透過審議民主促進社區參與的良性循環(Virtuous Cycle)























沒有任何單一的公式或技術可以達成這個動態的良性循環,這需要持續的創新、結合、改造並增加方法。過去被認為次要的議題,現在成為我們關注的焦點,包括:吸引不感興趣的人參與、增加參與機會的設計,建立參與實際對話的能力以及在執行面擴大並強化公眾的參與。
我們需要典範的轉移來翻轉公民疏離的趨勢,也就是根本改變決策者及政策專家向公民諮詢的方式。這個改變必須包含持續的創新以尋求在程序中最佳化上述三個要素的程度。

2008年3月26日 星期三

我們可以從審議民主學到什麼?

文/介修

If the public is to meet, the public must first be formed.
-John Dewey


審議民主至今為止仍然是由專家所驅動的,這些審議民主的實務工作者也容易高估其實務的概念意涵。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審議民主推動者容易直接地強加其模式於社區,卻忽略了在地原來可能更具文化意涵的審議方式。因此,審議民主工作者的反思顯得格外重要。

在此,兩個具有重要概念性意涵實用問題被突顯出來:誰發動審議?誰參與審議?當我們回答這些問題之際,同時也將進一步澄清了審議民主的實踐過程,以及審議民主本身。審議本身不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不同的形式源於不同的目的,也將導致不同的結果。審議本身具有高度的脆弱性,受限於內在與外在的條件,同時也往往不可預期的效果。因此,兩個因素通常即決定了審議過程的相對成功:審議應該由誰發動?誰應該來參與審議?關於這兩個問題的實務選擇,具有高度的規範性與概念性意義,因為這將影響了審議的內容、結果以及面臨的挑戰。

根據這兩個面向,我們可以進一步發展出審議模式的分類。關於「誰發動」的問題,審議通常由三個行動者發起:地方草根組織、非政府組織以及政府;關於「誰參與」的問題,通常經由三種篩選的機制:自我選擇、隨機選擇以及守門員選擇。守門員選擇根據主辦者的判斷,邀請可能被決策所影響的特定群體參與;自我選擇則為滾雪球式的相招而來。透過這個區分,我們便能進一步澄清各種審議模式實務安排中的概念意涵,以及預期實務選擇帶來的優勢與限制。

問題與討論:
A. 試著回想一下你參與過的審議模式,根據以上的分類分別屬於一種?這帶來了什麼優勢以及限制?

B. 您認為審議模式有標準版本嗎?或者應該,也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和目的,發展更為多元的審議方法?您可以舉個例子,說明該例如果以什麼樣的方式審議將會更好。



的確,審議民主並非統一的理論,其中包含了紛雜並且持續變化的理論和實踐,然而它們的確共享著一些內涵,以支持審議民主。這當中包括了「合法性」、「較好的結果」以及「偏好的轉變」。包容、志願性、合理性以及平等建構了審議的合法性;透過審議,不僅納入了多元的聲音,同時也在這過程人們將試圖提出能被廣泛接受的合理說辭,提供了審議過程產出更好結果的可能;更重要的是,審議過程不將人們的偏好視為固定並且外在於制度性與政治性過程的個人化特徵,審議一方面視偏好為政治安排的內在性產出,同時審議過程提供了人們走出私人利益以及固定偏好的窄門。這並非意味著審議民主確保了偏好一定會改變,或者一定會形成「大公無私」的偏好,不過在包容而資訊充分的情況下,審議提供了人們相互說理,相互觀照並且聯繫到更廣泛議題的可能。

近年來,審議民主面臨了諸多的批評,包括其在多元異質社會的可行性、其是否真的優於代議民主等。這些批評突顯了審議民主事實上仍然是個開放性的議題,面對多元主義、不平等以及權力等問題的挑戰是不能迴避的問題。雖然這些問題提供了反思和前進的動力,不過卻不該因為一些不成熟的懷疑主義而屈服。

審議民主的發展過度的被強調其工具性的功能,然而這個宣稱過度強調了審議優於選舉的說法,同時在實際地例子當中,審議過程也往往無法達成其原來的承諾。這種工具主義的思考,將忽視其對於民主文化的內在價值,同時限制了我們發展出更為多元的審議可能。審議民主近年來被主張作為自由多元的利益團體民主模式的另類可能,這反應了對於當前協商與決策機制的不滿,同時更重要的是對於民主生活與文化的品質的根本關懷。

什麼是審議民主的內在價值呢?審議民主提供了人們平等的機會,去參與公共生活並且形塑那些影響自身的決策,這正是民主的精髓。愈具審議形式的政治,便是愈民主的生活形式。審議提供了公民民主生活的技能與德行,並且將逐漸體認到自己乃是政治生活中脣齒相依、平等、具有主權、負起負責的成員。這個面向是審議民主對抗當前政治生活私領域化、公民退縮以及制度性排除趨勢的價值。

這些內在價值,也正是我們評估審議模式成功與否的面向:個人與政治效力的感受、對於社會與政治責任的負責態度、社會信任、長期社會與政治參與的程度等。這意味著審議民主醞釀的是民主公民的形成,民主與公民文化的復興、以及提供民主公民權實踐的制度性的空間。


問題與討論:
A.為什麼要民主?您的民主願景是什麼?

B.當我們選擇了一黨獨大的政治結構,這意味著什麼?在什麼意義上,我們可以說當前台灣的民主倒退了?或者,是一個前進的契機?

愛說話的國家:公共審議在美國

文/ 介修

To plan for democracy’s future, we need to know its past.

很多人認為美國是個世界上最民主的國家,並且以此來向全世界宣揚美國民主的版本。然而,如果我們透過歷史的視野來檢視美國民主審議的過程便會發現:民主的進展不是直線前進的,同時我們也會承認民主的歷史旅程仍未宣告完成。

美國憲法以及人權宣言,承繼的是文化與制度上的前進。在20世紀初,更為多元的群體投票權的取得(包括女性、非裔、投票年齡的下降),以及投票可近性的改善(不在籍投票、通訊投票、提早投票)等,促進了美國公民權的廣度。此外,新聞自由的擴張,同時成為美國通往民主大道的推手。這使得愈來愈多的人有機會上場論議,並且幾乎各種議題都可能納進公共議程。

審議的傳統在20世紀初成為美國很重要的一股文化力量。當時,人們意識到工業化和都市化,使得人們向都市聚集,同時都市形成更為多元紛雜的群體。此外大眾媒體的發展,剝奪了公民參與面對面溝通的可能。民粹主義的思潮面對此情此景,讓人們開始緬懷過去鄉村生活小規模、同質性人群所得以運作的民主生活形式。

一些進步的改革者,開始試圖創立更為多元的直接代表權制度,比如各種直選制度度建立。此外許多社區也開始建立各種論壇,提供人們討論當時的公共議題的媒介,開啟了一波「開放論壇」的浪潮。有鑒於學術以及代議部門的論辯形式的不滿,學院當中甚至也開始教授「討論」課程,關注如何在團體中進行合作式的問題解決。後來更進一步發展出「座談討論」,試圖示範高品質的民主討論的實踐形式。在這波論壇運動當中,除了Open Forum、Ford Hall、Town Hall之外,最值得注意的是Federal Forum Project。這個計畫利用學校空間閒置時節,開啟了大大小小的社區和城市論壇,有些提供完整的經費,有些只提供論壇規劃手冊以及講者名單。雖然這些公共討論並未直接導向法律或政策,不過這形成公共場域審議精神的醞釀。此時的論壇主要扮演了公民教育的角色,讓大眾集會不只是吟詩作對,能夠提供短期課程,並且讓人們對於當代議題有所認識以及形成意見。這些論壇除了被視作「投票指引」,建立了成人公民教育的環境,更重要的是醞釀了民主討論的文化。

然而,民主的歷史既非線性,也不保證時間總能帶來進步。1940-1960年代許多因素的匯集,使得這波民主審議的浪潮有了退縮。在「反共」的情緒下,審議論壇被視做一種反對現狀的種子,冷戰結構下政府主導的市場邏輯成為安全的共識,多元的聲音並不被鼓勵。大眾媒體的技術變遷,以及交通網絡的連結,使得地方性逐漸消解,人們失去了面對面溝通的機會。同時,集中化的媒體所有權,以及媒體的市場分化,菜色雖然多元卻形成分化的固著偏好選擇,形成第四權對於民主發展的威脅。此外,戰爭的陰影每每成為限制公民自由的說辭,除了展現在制度性的限制之外,也造成公民態度的退縮。二戰後法斯西的陰影,人們也開始懷疑自身的理性:「對於那些質疑現狀的人的不信任,並且認為要去控制它們,意味著人們連自己都不信任了。」此外,科學的勃興,使得科學家和科學理性霸佔了「理性」的領導地位,專家的神話讓人們噤聲,「政治」成為一種太複雜太專業的東西,「民主」無法使其運作。這使得政治領域出現了新的行動者,包括利益團體、專業遊說組織,民主淪為一個由專業規劃者和政客根據競爭性的私人需求索競逐的多元體系。近年來,人們也逐漸體察,社會網絡以及信任的衰頹,也形成民主制度維繫以及公民參與的威脅。

這並不意味著美國的民主發展是個線性的進步或者衰頹的過程。事實上,美國在民主黨以及共和黨的持續協商之中,維持著民粹主義以及代議民主之間的平衡。在這個制度性的安全閥保護下,使得美國的民主不致過度傾斜於特定取向。這兩種民主模式反應了對抗性以及共識性的邏輯。當前的政治文化主要由對抗性的邏輯所宰制,不過有愈來愈多的學者試圖復興對於共識、審議以及平等對待衝突性論述的民主傳統。

在近年的審議傳統的復興當中,我們可以看到技術、文化和政治仍扮演了主要的角色。網路技術的發展,帶來了民主審議新的契機;同時對於多元文化的尊重,使得審議成為廣納差異,並達成集體決策的過程。此時,公民志願性、慈善性團體的勃興,也帶動了新的公民精神。此外值得注意的是,《Strong Democracy》進一步將民主的特性區分出強弱:由代議機構所建構的民主模式,確立了衝突性利益的對抗性邏輯,以及私有財產權的保障,相對來說是種弱民主;強調社區行動、公民責任以及公共討論的民主,可稱得上強民主。這個論述引領了20世紀末美國許多民主實驗,包括了Deliberative Polling、National Issue Forum、Study Circle等,同時隨著網路的發展,也形成了許多網路審議民主的模式。除了民間單位的發動之外,美國政府也注意到審議在決策過程可能的效益,而發動了不少審議實驗,如Citizen Jury。值得注意的是,Clinton主政時期發動了對於種族問題的國家「對話」,這意味著除了政策分析,公共討論也需要正視不同群體的生命經驗;除了智識勞動,也須回應人們的情感。「誠實對話」意味著,民主需要超越公民權利的立法措施,朝向更為政治性與文化性的根本需求。

雖然各種審議民主發展出不同的實務方法,但是他們都擁有共同的特點。首先,它們都確認了在公共議題中,需要有更多元的公民參與,並且不只是專家和政治工作者;公共討論應該對法律、政策、大眾行為、知識、態度以及文化實踐產生影響;即使在代議民主當中,審議民主仍然應該扮演促進公共對話與審議的角色,以使公共議題能尊重更多元的利益與價值。

雖然審議民主仍有許多爭議,不過其提供了在信仰、價值、文化與生活經驗多元差異下,尋找解決方案的可能。雖然可能會對達成共識過於樂觀,不過其提供了在持續性的不一致當中,尋求當前解決問題的出路。雖然很困難,不過不代表不可能,或者毫無用處。


問題與討論:
A. 您認為目前台灣推動審議民主的理念與做法,有什麼有利的環境條件?這些有利的條件如何發揮更大的力量?

B. 您覺得目前台灣民主審議的發展,面臨了什麼主要的威脅?在文化上、技術上、政治上,可能有哪些原因阻礙了審議民主的發展?除了無力地面對,您認為我們有什麼可能的做法來突破?

C. 您認為我們關注審議民主最重要的當代意義是什麼?您對於審議民主的推動有何願景?在什麼意義上,能算是「審議民主」推動的成功?

2008年2月20日 星期三

審議民主讀書會partll

各位關心民主深化的朋友們,大家好:

相信我們都一樣,對於台灣的民主之路,我們都還有期待。期待美麗的島能有更自由的風,而不是失落在黃綠紅之中。這裡有一個關於審議民主的讀書會,即將要開始讀一本新的書。是我們的第二本。

本學期將有四場讀書會,分別是每個月第四個星期四。另外,我們將於暑假之初舉辦期末分享會,屆時將邀請同樣關心審議民主的老師一起參與。

如果你願意一起來當一顆為台灣出頭的種子,請與我們連絡。


● 本期書目:the Deliberative Democracy -HANDBOOK- ( Editors: Gastil & Levine)
我們將協助提供該閱讀紙本。

● 場次及其配合進度:

I. 3/25 3/25(二)ch1.2
4/22(二)ch3.4.5
5/20(二)ch6.7.8
6/26(四)ch9.10.19

● 地點:台北青年交流中心 (捷運板南線 善導寺站 六號出口旁)

● 時間:晚上六點半到九點

● 聯絡人:
吳俐蓉 fracy99@gmail.com
廖品嵐 ccred1986@gmail.com

2008年2月1日 星期五

-歲末年終分享會-與陳東升老師的約會

這幾年有很多的場域(包括在社區、學校、NPO以及青年國是會議)都在進行審議討論,相信每一場審議討論都在不同程度以及不同面向上引發參與其中的我們去思考我們現在有什麼?能做什麼?這樣的一個平台,讓我們這個世代的青年人,能夠有別於學運世代的年輕人,有不同參與公共事務以及累積社會資本的方式。

只是在現在這樣的階段,我們似乎可以做的更紮實、更細緻,思考所面臨的問題,並且找出在學校、NPO和社區審議時更好的進行方式。因此,希望在歲末年終之際,能夠邀有舉辦審議討論經驗的好朋友們齊聚一堂,一起集思廣益討論彼此在不同場域操作時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未來能怎麼做會更好的具體方案。

相信透過審議民主的討論及行動,年輕人也可以正面的心態發揮影響力,訓練自己的能力並且負擔重大的責任,進而促進社區、社群或組織的學習與認同!

所以,在和老師聊過相關的話題後,希望能邀請幾位在舉辦審議討論場域的夥伴,將遇到或觀察到的問題,提出共創討論。將彼此累積的經驗彙整,提供大家參考!

地點:Youth Hub

時間:2月1日下午18:30-21:00

參與方式:以邀請為主,但若願意參與的朋友,歡迎填報名表寫信告知!

18:30-18:40

報到
18:40-19:20
引言:
陳東升 台大社會系教授

19:20-19:50

回應與討論
陳佩研 (北投文化基金會專員)—社區

李惠涓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專員)—NPO

胡芳萱 (師大公領系學生)—學校

19:50-21:00

綜合討論